在清朝初年,有那么一员勇将,虽然没当上先行官,可是由于他的武勇,曾屡次受到夸奖而有了名。这个人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一上阵就眼红,只顾冲杀,不顾操纵坐骑躲箭,所以经常受箭伤。
由于他尝够了箭伤的苦头,就想找个挡箭的办法,想来想去,想出一个办法来,他挑选了一条尖嘴细腰,毛色苍黄,形状有点象灰狼似的大狗,让它坐在马鞍子前边替他挡箭。
有一回,他骑上爱马带上爱狗狼子,一同出发到了前线。他为了显示自己的勇敢,一到前线就请下了单人独马去陷阵的将令。他先把狼子的坐位整好,然后一翻身上了马,手里挺着白亮亮的长枪,象箭一样地飞向战场。这时躲箭的事早己忘到脑后去了。等到对方的箭射到眼前,听到了嘶嘶的箭风时,才吓得他大叫一声“哎呀!”同时,只觉得马向旁边一闪,又听见了“嘎”的一声,他低下头去一看,原来是狼子扯了马缓绳叼住了箭!他这才免受了一次箭伤。
勇将作战有功受了皇封,可是他总忘不了狼子的功劳,就几次奏本,给狼子请封,皇上都没准。勇将一气之下便辞了官,回到了沈阳城里。
回家之后,呆得时间长了,觉得闷得慌,有一天,他领着狼子到野外去散心。正好,有一群大嘴老鸽正在野地里蹦蹦跳跳地跑来跳去,狼子好象有意要显示显示本领,只见它前脚一伸,后腿一屈,肚皮贴着地,就象游水一样跑上去捕住一只,洋洋得意地把死老鸽叼到主人跟前。就在这时,从旁边慌慌张张地跑过一个人来,伸手抓住勇将的衣领,恶狠狠地说:“这是你的瘟死狗吗?”
勇将推开那人的手,说:“是我的狗,怎么的?
“哼!”那人冷笑一声说:“你多个啥?这是御鸦!你明白吗?弄死御鸦要偿命的!
“偿命?”勇将也瞪圆了眼睛。
“那可不!这是救过主受过皇封的http://www.aidwz.com/gushi/4635.html' target='_blank'>乌鸦,打死御鸦者死!”那人脑袋晃得象个拨浪鼓似地说个没完。
勇将听了也感到惹下了祸,摇摇脑袋便顺手揭开了外衣,露出了御赐黄马褂。看鸦的人一看吃了一惊,赶紧说:“不知者不怪罪,我有眼不识泰山,请大人原谅。说真的,这要是小白人弄死的呀,可真得偿命哩!
勇将看了狼子,打个咳声,自言自语地说:“可怜我这冲锋陷阵的狼子,连个大嘴老鸽都不如!它两片大嘴一天呱啦呱啦乱叫,有什么功劳?世上竟有这样不平的事!”他气愤地带着狼子回了家。第二天就病倒了,第四天就丢下狼子死了。
主人死了之后,狼子一连好几天不吃东西,慢慢地眼珠子上就起了红线,尾巴也贴地了,人们都说狼子疯了。
可是,狼子并没有疯,仿佛是一种报仇的情绪驱使它一直跑到野外去。从这时起,野外的御鸦便接连减少了。每天太阳下山时,狼子总是洋洋得意地跑回家来,向着主人的棺材翘起尾巴,汪汪地叫两声,然后才钻进窝去。
看御鸦的人,眼看御鸦都快叫狗给吃光了,一打听狗的主人已经死了,他就找了一些人,准备打死这条狗。
一天中午,狼子从窝里钻出来,一直向野外跑去。可是到了野外一看,连一只活鸦也没有了,它正在东张西望呢,一伙手拿棍棒的人包围过来,嘴里还不停地喊叫:“打死它!打死它!”狼子一看不好,窝回头就跑,这伙人就在后面追。它跑上大街,这伙人就追到大街;它跑进胡同,这伙人又追进胡同;它跑到哪里,这伙人就追到哪里。最后逼得狼子无路可走了,它就一直跑上了鼓楼的顶层。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都走开了。狼子就再也不下来了。狼子蹲在鼓楼上,看着那些穿红挂绿的阔人们,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立刻就叫了一声:“汪汪—报仇!可是人们并没有理会它。白天吵闹是没有用的。到了天黑,人们都睡着了,狼子又开始叫了:“汪汪—醒醒!”这时大街小巷的大狗小狗也都一齐应和着:“汪!汪汪!”全城响成一片。这家灯亮了,那家门开了,这边说:“狗咬什么?”那边说:“怎么回事?”就这样,沈阳便从此永远听到彻夜不绝的狗叫。鼓楼上“汪”的一声叫,远近的大狗小狗都跟着叫起来,这就是“狗咬沈阳”的传说。
本文地址:http://www.aidwz.com/gushi/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