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文章网

当前位置:主页 > 励志人生 > 励志故事 >

木筏越洋

作者:www.aidwz.com 时间:2015-03-13 09:53 点击:
300x246

南太平洋岛上的波利尼西亚群岛,风光秀美,上面生活着的土著居民被称为波利尼西亚人。在这孤立在汪洋大海中的珊瑚礁岛上,怎么会有居民呢?他们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还是从某个大陆上迁移而来?人们对此充满了好奇。挪威人海尔达尔是一位人类学家,他在一次对波利尼西亚岛的考察中,认为波利尼西亚人一定是靠独木舟或简易的木筏从南美洲迁徙过来的,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海尔达尔不顾家人的反对,决定模拟他推断的波利尼西亚人当初海上迁移的路线,来一次木筏越洋探险。

在出发之前,他仔细研究了古印第安人远航的木筏图,制作了用于此次漂流的木筏,并且找了5名伙伴。为了印证自己的观点,木筏完全是根据古印第安人所能掌握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制作的。

1947年4月27日,他们驾驶着“太阳神”号木筏,开始了充满挑战和危险的远航。第一天,他们就进人了秘鲁流速最大的区域,不仅要接受一个接着一个巨浪的冲击,还要与来自南极的亨博尔特洋流冰冷刺骨的海水搏斗。

几天后,海洋上又刮起了信风,此时的木筏就像离了弦的箭、出了膛的子弹一样,飞速向前冲。浪借风势,不断地冲击着木筏,使得木筏在水中就像一只陀螺直打转,危急时刻,海尔达尔并不惊慌,指挥着同伴将身体系在木筏上,有一种与木筏共存亡的悲壮意味。

总算风平浪静了,他们也渐渐掌握了大海的习性。当木筏离开了亨博尔特洋流,进人南赤道洋流时,海面平静下来,海水也由绿色变为蓝色。海水的温度较高,鱼群则成了他们的美食,海洋发光生物让夜晚的大海变得不那么单调。

木筏渐渐靠近赤道,海上的飞鱼则为他们这次漂流增添了几分乐趣,尤其是当夜晚木筏点起煤油灯时,飞鱼的趋光特性,使他们收获了不少自投罗网的美味。飞鱼掉进煎锅的巧事,更使他们喜出望外而津津乐道,也暂时忘却了之前的颠簸劳顿。

在后来的航行中,同伴中的生物学家本格特惊喜地发现并捕获到被人们误认为已灭绝的蛇鳍。而大鳖鱼的出现,则构成了对这次航行最大的威胁。有一次,工程师赫尔曼下到水下捆绑木筏上松了的板块,就在他刚要爬上木筏时,离他仅1米远的地方,猛然出现一条大鳖鱼,而赫尔曼却丝毫未察觉!幸而当时海尔达尔正专注于海面的动静,他发现鳖鱼的第一反应就是顺手抓起一把鱼叉,对着鳖鱼脑袋狠狠扎去,才没有使赫尔曼成为鳖鱼的点心。无独有偶,海尔达尔自己也曾险些葬身鱼腹。有一天,海尔达尔正将双脚伸进温暖的海水中,一条虎鳖飞快地向他游来,幸好他及时发现并且反应奇快,才避免双腿被鳌鱼咬断。

虽然在海上漂流有这样那样的危险,但也能欣赏到奇观。一次,在一个风和日丽、夕阳十分的傍晚,海尔达尔的团队幸运地见到了“绿太阳”。这奇异的景象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是由于太阳西沉时,位于地平线上的光,在空气透明度高、水蒸气极少的情况下,通过“大气透镜”,折射出绿光而形成的。

8月7日,团队已经在海上漂流了102天,自第93天发现第一个小岛以来,又一个珊瑚岛映人了他们的眼帘。尽管此时风浪很大,岛边还时隐时现着可怕的礁石,但海尔达尔还是决定让木筏靠岸。他们把所有有价值的东西都搬进竹舱捆绑结实,把记录本和胶卷都装进防水袋。当一切准备就绪,海尔达尔告诉大家,无论近岸的巨浪多么大,大家都要拉住木筏绝不能松手。随着巨浪一个接一个席卷而来,木筏几乎被拍成了碎片。好在大家都安然无恙,借助着木筏的碎片漂浮,最终成功地登上了岸。至此,8800多公里的海水漂泊结束。

几天后,附近岛屿上的波利尼西亚土著居民发现了他们,并且热情地将他们迎到西罗亚岛。波利尼西亚人之所以如此友好地对待海尔达尔一行,除了民族本身的质朴和善良好客之外,还要归功于“太阳神”号木筏上刻着的“康提吉”字样。波利尼西亚人祖先的名字,正是康提吉。

 

为证明自己的假设,海尔达尔模拟自己推断的波利尼西亚人当初海上迁移的路线,成功地实现了木筏越洋。

在提出大胆的推测之后,海尔达尔仔细研究了古印第安人远航的木筏图,根据古印第安人所能掌握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制作了漂流的木筏,并找到了5位经验丰富的伙伴。一路上所见奇异的景象,也为本是险象重生的冒险旅程平添了几番趣味。或许,这种艰难困苦中的惊喜,就是探险家们所追求的享受;又或许,这种“贴近死神的获得”正是冒险活动的魅力所在吧。

本文地址:http://www.aidwz.com/lizhi/7391.html
500*200
  
    相关热门文章阅读